在众多有机配位基元中,2,2':6',2''-三联吡啶作为三齿螯合单元,因其具有结构导向性和配位稳定性强的独特优势,已成为构建配位超分子结构的关键组分。目前,已经有许多基于三联吡啶的复杂超分子结构被报道,例如金属环、金属笼、金属多面体等。此类配体的设计策略主要集中于在4'位引入不同导向基团,修饰位点的数量与排列决定了配体的几何特征及最终的超分子结构。然而,传统的4'位修饰策略在结构构建与功能多样化方面存在局限,主要表现为:(1)配位选择性较差;(2)受限的取代位点(仅4'位)阻碍功能单元的引入与性能优化;(3)基于对称性4'位修饰的配体难以构建低对称性结构或手性结构。
为突破这些局限,化学家开始将研究重点转向到三联吡啶的侧边修饰,以构建新型配位超分子体系。近年来基于侧边吡啶功能化策略构筑了许多新颖的超分子体系,本工作系统梳理了此类新型结构的研究进展,涵盖单核配合物、螺旋配合物、二维大环与多边形、三维笼状结构与多面体,以及叠层超分子,并深入探讨了这些体系在发光、催化、手性、主客体化学及多级自组装等多领域的功能,特别突出了侧边吡啶修饰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独特优势。

图一 三联吡啶的改良策略和基于三联吡啶侧边吡啶修饰的配位超分子结构与性能
该研究成果以“Novelmetallo-supramoleculararchitecturesbased onside-pyridine-modifiedterpyridines:design,self-assembly, andproperties”为题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上(Chem.Sci., 2025,DOI:10.1039/D5SC06054K)。海角社区
博士后韩泞旭为第一作者,海角社区
王明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蒋鑫博士为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5/sc/d5sc06054k